插花花瓶历史漫谈 第7期 图片 - PenJing8
PenJing8: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插花花瓶历史漫谈 第7期 图片

日期:2022-08-13 23:12:20     作者:拈花陈    浏览:4    
核心提示:我国古代插花对贮养鲜花花材的用水要求十分考究,早在唐代罗虫L就在《花九锡》中提出’‘甘泉浸,玉缸贮”为插花用水的第一选择。图3、图4是笔者按袁公“浴梅宜隐士”、“浴莲宜道流”的立意自绘的梅花瓶花及莲花瓶花,力求展示中华文人插花的传统文化品味与人文风雅。
作者简介
 
陈秀中,字敬忠,号拈花陈
 
北京市园林学校高级讲师,首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二北京插花协会理事,国家高级插花技师,日本池坊花道正一级教授
 
我国古代插花对贮养鲜花花材的用水要求十分考究,早在唐代罗虫L就在《花九锡》中提出’‘甘泉浸,玉缸贮”为插花用水的第一选择。养花好水必须是饱含矿物质且经自然风吹日晒的清澈活水,而污浊、味苦、盐碱含量高或静止不动的阴冷死水养花多不茂。
 
袁宏道在《瓶史·四·择水》一节里专门谈了老北京插花的用水问题:“京师西山碧云寺水、裂帛湖水、龙王堂水皆可用,一入高粱桥便为浊品。凡瓶水须经风日者。其它如桑园水、满井水、沙窝水、王妈妈井水,味虽甘,养花多不茂。苦水尤忌,以味特咸。未若多贮梅水为佳。贮水之法,初入瓮时,以烧热煤土一块投之,经年不坏。不独养花,亦可烹茶。”

插花花瓶历史漫谈 第7期 图片
 
大意是:北京西郊的西山、玉泉山均以泉水甘冽闻名,碧云寺水、裂帛湖水、龙王堂水均为最佳山泉,插花也最佳!但一入高粱桥后,渐受都市污染而成为“浊品”,皆不适用;其它如桑园水、满井水、沙窝水、王妈妈井水等味虽甘甜,但类似阴冷的死水,便不适宜贮瓶养花。如果平时得不到好泉水,不妨在梅雨季节多储存一些雨水使用。其保鲜古法是在注入雨水的瓮缸之中,取一块烧热的煤块投入其中,雨水经久清新不坏,此法不仅适用于插花用水,也可储存用于烹茶。
 
现代都市生活的插花用水一般均使用自来水,因为山泉成本过高,雨水由于空气污染水质也受到影响,自来水取自地下或河流,且经过纯净处理,将自来水放置水桶里沉淀一两天,也是不错的贮养鲜花花材的用水。
 
鲜花入瓶,要保持长久的美观效果,必须给予精心的养护管理,袁宏道在《瓶史·八·洗沐》一节里谈的便是瓶花的喷淋洗沐及换水之类的护理工作,瓶花之所以要“洗沐”,是因为“京师风霆时作,空窗净几之上,每一吹号,飞埃寸余。瓶君之困辱,此为最剧。故花须经日一沐”。可见北京春季风沙之大,晚明已然,若不淋水,瓶花则不能保持新鲜。因此,瓶花一经插妥,每日必须浇淋一次!
 
而“浴之之法,用泉甘而清者,细微浇注,如微雨解醒,清露润甲。不可以手触花,及指尖折剔,亦不可付之庸奴狠裨”。这是说洗沐的方法也很讲究,浇淋的水应是甘甜而清澈的山泉,轻轻地淋洒,犹如细雨飘落,或晨露滋润一样,得令花神身心舒畅。千万不可用手触摸花瓣或用指甲掐折花枝,更重要的是不可将这份浇浴的差事随便委托给毫无文化修养的粗鲁下人代劳。
 
于是袁宏道就为各种花的“沐浴”选配够格的人才:“浴梅宜隐士,浴海棠宜韵致客,浴牡丹、芍药宜靓妆妙女,浴榴宜艳色碑,浴木裤宜清慧儿,浴莲宜道流,浴菊宜好古而奇者,浴蜡梅宜清瘦僧”。
 
读到这里,笔者要特别提示一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瓶史》里随处可见的中国古代文人插花的审美眼光与民族特色了!袁宏道做为文学大家,在插花花卉审美方面崇雅尚韵,讲究深厚的文化底蕴,擅用比德、比兴这类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路子。浴花人之言不仅是袁公妙笔生花,更体现出明代文人插花的亮点与文化特色!
 
实际上,何人宜浴此花,并非真的要请“此人”来浴花,而是说此人的品格与此花的花格相比配,能够与此花的花格相得益彰。如梅花清高古雅,配以鄙弃富贵的隐士自是十分妥帖;牡丹、芍药尊贵浓艳而不乏清新,可配以浓妆的贵族少女;石榴花色鲜艳而略显世俗,则只能配以美艳的蟀女;荷花清雅脱俗,则配以方外道士;蜡梅幽韵冷香,则配以清瘦的僧人。
 
图1是古画里的梅花瓶花,古色古香,古风犹存。图2是明代禅画大师八大山人的《瓶梅图》,瓶中花材仅一枝‘’疏瘦古怪、僵亚偏曲”的梅花枝条,是典型的苍老、屈曲的大枝木本花材。以瘦骨清风,含禅意文韵,最需领悟的是佛家‘’拈花微笑”的禅趣,构图造景用的是大片留白,枝娅尽简,在少到不可再少的枝叶的前提下,以少总多,取一孕万,创作出最为宁静淡雅、超然物外的《瓶梅图》。
 
图3、图4是笔者按袁公“浴梅宜隐士”、“浴莲宜道流”的立意自绘的梅花瓶花及莲花瓶花,力求展示中华文人插花的传统文化品味与人文风雅。

插花花瓶历史漫谈 第7期 图片
 
图5是人文花道大师王国忠先生的莲花瓶花,画面简洁传神,颇具文心独匠的禅趣。图6是日本池坊生花莲花新风体,倒也有几分清雅脱俗的方外之韵。
 
可喜的是,最近国内出版了一套“中国历代园艺典籍整理丛书”(共8本),其中一本书名叫《花九锡·花九品·花中三十客夕,收录了<花九锡》、<花五宜)、《花宠幸》、(花沐浴)、<花经》《花之品入《花中十友》、《花中三十客》等在中国园艺史或花卉审美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文章,对花的品级、欣赏情趣、比德比兴手法、花卉文史掌故等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蕴含着古人对花的审美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深厚文化积淀。
 
《花宠幸》的作者是陈继儒,《花沐浴》的作者是袁宏道,两人都是明代的文学名士,二人交道甚好,都有相同的癖好—“花癖”。
 
《花宠幸》是明人陈继儒所作的赏花小品;而《花沐浴》也是明人袁宏道所作的赏花小品,这篇小品就是节选自袁宏道《瓶史·八·洗沐》。下面,我们对比赏析一下它们。

插花花瓶历史漫谈 第7期 图片
 
《花宠幸》:“梅芬傲雪,偏饶吟魂。杏蕊娇春,最怜妆镜。梨花带雨,青闺断肠。荷气临风,红颜露齿。海棠桃李,争艳绮席。牡丹芍药,乍迎歌扇。芳桂一枝,足开笑语。幽兰盈把,堪赠批离。以此引类连情,境趣多合。”
 
其意是说:梅花傲雪开放,特别富于诗人的气质。杏花娇艳争春,如对镜妆扮的佳人惹人怜爱。梨花沾着雨滴,花瓣仿佛闺中女子的伤心哭泣。荷香随风飘散,花瓣仿佛红颜女子露出洁白的牙齿。海棠和桃李,在春天的宴会上争奇斗艳。牡丹和芍药,伴着轻歌曼舞款款盛开。芳香的桂花,可以让有情人解颜欢笑。幽谷的兰花,可以赠给被遗弃的佳人。这样连类而及加以比况,情景和趣味往往都能吻合。
 
(花沐浴》其文其意见前文所写。两文相比较可以看到,这就是中华文人插花的人文特色。文人插花、文人赏花最擅长比附,或者说擅用比兴手法。如果说‘’比德”传统更多地侧重于通过花木形象寄托、推崇某种高尚的道德人格,那么“比兴”手法则更偏重于借花木形象含蓄地传达某种情趣、理趣,借花传情,含蓄委婉,韵味十足!

插花花瓶历史漫谈 第7期 图片
 
“比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主要是指中国诗画创作中运用形象思维的构思方法,比兴手法早在《诗经》中就已广泛运用。“比”是譬喻,“以彼物比此物也”(宋·朱熹),“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宋·李仲蒙);”“兴”是寄托,寄情于物、触物起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宋·朱熹),“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宋·李仲蒙)。“比兴”手法可以使诗画艺术作品“言有尽而意无穷”,具有一种含蓄委婉、回味无穷的艺术韵致。
 
例如家喻户晓的唐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l清。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这就是’‘比兴”手法,”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
 
陈继儒的、花宠幸乡和袁宏道的花沐浴一,也是巧妙运用比兴手法,采用名花喻美人、美人喻名花的传统文人笔法。特别是袁公的岌花沐浴,本来是讲瓶花的喷淋洗沐及换水之类的护理工作,却未想到袁公竟能在这里妙笔生花妙想联翩—给梅花沐浴,须要隐士才好:给海棠沐浴,要由风雅韵味的人来做:给牡丹芍药沐浴,最好由打扮华丽时髦的少女来做;石榴花格青春妙美,给石榴沐浴最好要艳丽的牌女;桂花的性格仙风道骨,给桂花沐浴,最好由纯真灵慧的童子来做;给莲花沐浴,要非同流俗的道士才好:给菊花沐浴,最好由好往古而思奇的文人来做:给蜡梅沐浴,要由清瘦的僧人来做。

插花花瓶历史漫谈 第7期 图片
 
黄永川先生对袁公飞花沐浴_的赏析非常准确到位:事实上,浴花的工作是无法真正选聘贴切人选来担当,但在这里之所以标示各种特殊身份的浴花人士,主要目的在提示插花者在浇花时对花木的本性应该有深刻的认识,如浇梅时应本着隐士之心,自可得到插花品赏的另一乐趣。换言之,对不同对象心生尊重之心,自可了然从事,达到插花赏心的最高境界与最大满足。高雅的文人墨客竟然能把瓶花的喷淋洗沐之琐事,写成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赏花小品名篇,这就是明代文人插花高手的绝活儿!也是中华文人插花的人文特色的具体体现。
 
比兴手法在中国古代文人手中可以运用得炉火纯青,同样中国明清文人插花也是非常擅长运用比兴手法,以增加插花作品的含蓄委婉、回味无穷的艺术韵致。图7是清代文人创作的瓶花公岁朝清供图》岁朝清供图多选用牡丹、梅花、竹子、水仙、石榴、柿子、如意、佛手、寿石等来表达吉祥如意、富贵长寿之新春祝福。这就是一种比兴手法,寄情于物、触物起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图8是笔者参加“生活雅趣—人文花道师生插花成果展”的瓶花作品《清香矛,蜡梅、绿菊等花材本身就清馨芬芳,再配上王国忠大师的一幅挂画,挂画构思极富禅趣,徽心经》的底图中心开一窗明月,清心的禅趣一下子就照亮了清馨的梅菊瓶花,赏心悦目,韵味十足。这也是比兴手法,通过挂画点染意境韵味与人文特色,含蓄委婉、回味无穷!
 
标签: 插花
>更多关于插花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