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莖石斛
曲茎石斛是我国河南伏牛山发现的新种(1986年),因茎节短、曲折弯曲、粗壮而得名,分布于河南省西峡县、内乡县等地海拔900m-1200m地区,附生于岩石上,耐寒性强,植株稀少,野生生境狭窄。湖南、湖北、四川也有分布,河南为该植物的分布北界。
曲茎石斛属石斛组,茎圆柱形,稍回折状弯曲,长6cm-11cm,不分枝,具数节。花序从落叶的老茎发出,具1朵-2朵花:花开展,花瓣下部黄绿色,上部近淡紫色,椭圆形;唇瓣淡黄色,先端及中部以下边缘紫色,上面密布短绒毛,唇盘的中部前方有1个紫色扇形斑块,其后有1个黄色的马鞍形胼胝体;蕊柱末端紫色。花期5月。


曲茎石斛植株矮小,四季青翠,茎曲折而富有动感;花色典雅,花朵小巧玲珑,花姿优美,具有较高的园艺观赏价值,可配置于怪石或嶙峋的老木旁,或培植在书房桌案,或悬挂在假山壁格,春季花开时盎然成趣。
曲茎石斛是珍贵的药用植物资源,野生数量极为稀少,多用鲜茎入药,市场上鲜品价格昂贵。
曲茎石斛是珍贵的药用植物资源,野生数量极为稀少,多用鲜茎入药,市场上鲜品价格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