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安全意识 着眼健康发展
2020年,食用花卉种植面积及销售额在不断攀升,但同时存在研发力度不够、产业规模小、加工技术水平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副教授刘旭富提醒从业者,目前我国种植的食用花卉种类不断增多,但一部分花卉种类不在国家颁布的《药食同源》及《新食品原料》目录中,仅存在传统文献中或地方习惯中,这意味着这种花卉不能合法地在食品中使用。
另外,缺乏全国统一的食用花卉种类目录以及相应的种植规范、农药使用标准和质量标准,安全性不足。“食用花卉因营养价值、药用保健价值,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虽然掀起了食用花卉热,但因宣传、习惯、安全性等多方面原因,食用花卉还很小众,产品还未进入寻常百姓家。”
刘旭富说。他建议国家层面的行业管理部门对传统可食用花卉制定国标;各地根据各自的资源及食用花卉的传统习惯,制订地方标准。在应用上,可结合中医药学、生物化学、食品加工技术等研制开发,最大限度延伸产业链条,使食用花卉的附加价值最大化。
房伟民建议从业者前期要做好有机栽培或绿色无公害栽培配套技术,并做好宣传;后期做好产品、食谱以及包装运输等配套技术,逐步形成产业化。“食用菊是菊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消费者来说作为新兴产品既新奇也有文化,更有保健效果。从以往的推广情况看,游客接受度不错,前景看好。”房伟民说。
王彬认为,目前人们对食用花卉的认知程度还远远不够,哪些可以食用,如何正确食用都需要知识普及。食用花卉与其他花卉的栽培管理也不同,需要有更加严格标准,以满足食用安全的需要,应该多利用生物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避免使用化学肥料,以保证花材安全。同时,我国花卉食品的加工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是直接食用或经简单粗加工后食用,且很多花卉具有时令性,应加紧对花卉周年生产及花卉食品的精深加工研究,开发多类型新花卉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