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刺梅、(山)刺玫
玫瑰还有“(香)刺梅”“(山)刺玫”等称(表7)。清代出现用“玫”来命名与玫瑰相似的植物的情况,“玫”的含义由此向外扩展。
清代《(道光)济南府志·卷十三》等县志中提到玫瑰的俗名“香刺梅”。清代《(康熙)延绥镇志·卷二食志》中记载当地植物:“刺梅,红黄二种。红者名玫瑰。”清代《(康熙)盛京通志·第二十一》中有记载“刺玫”一名:“玫瑰花有红、黄、粉、白诸色,俗呼为刺玫,又有一种结子可食者,名山刺玫,叶单而香尤胜。”而清代《名花谱》中稍微区分出玫瑰和刺玫的不同:“刺玫,种类玫瑰,花娇红,而叶多刺。莹欺素艳,媚夺天红,恨无余香惹人耳。冬月从根分亦有黄色者。
”现代植物分类学中,已明确有黄刺玫(Rosaxanthina)、山刺玫(R.davurica)等蔷薇属植物,粉团蔷薇(R.multifloravar.cathayensis)又名红刺玫。而古籍记载中的“玫瑰”或为现代蔷薇属中的其他种类。
”现代植物分类学中,已明确有黄刺玫(Rosaxanthina)、山刺玫(R.davurica)等蔷薇属植物,粉团蔷薇(R.multifloravar.cathayensis)又名红刺玫。而古籍记载中的“玫瑰”或为现代蔷薇属中的其他种类。
除了古代官方记载的各种别名外,李明提及《浙江中药手册》等现代医药书籍中还有“笔头花”“赤蔷薇花”“刺玫菊”“刺玫塔”“红花刺木苔”等别名[12],姜洪涛记有玫瑰的“刺玫蔷薇”“野刺玫”“刺玫花”等别称[13]。
“玫瑰”名称从美玉中来,植物从“乐游苑自生”。其名或取自花,或取自果,或是命名者有自己的考量。而确认不疑的是,与今人相比,古人同样喜爱玫瑰花。古代遗留下来的玫瑰绘画集中在宋代和明代2个时期。五代徐熙、宋代林椿、明代陆叔平等人都曾留有玫瑰画作以表喜爱。而唐宋时期也有唐彦谦、杨万里、李至等人曾作诗吟咏玫瑰花。随着历史发展,记载玫瑰花的古籍数量逐渐增多。《中国基本古籍库》中明代提及“玫瑰”的古籍有100余本,清代达400余本之多。依各地方志记,清代玫瑰的分布区域从宋时的江、浙、沪区域向北扩展至黑龙江,向南最远分布到广州、澳门地区,玫瑰的应用也逐渐拓展开来。
明代王世懋在《学圃杂疏》称“玫瑰……色媚而香,甚旖旎……园林中宜多种”。玫瑰在园中可做花屏,或以株独栽,亦可与其他诸花、石等搭配成景。自宋时便流传有玫瑰花屏的记载。明代王世贞所撰《求志园记》中记有一庭院,开门便有风携着路旁花屏上的玫瑰花香吹来。园主还以此将这条小路命名为“采芳径”。古文中记载路旁外、水池旁、亭子四周、房前屋后均可种植玫瑰花。
南宋朱弁《栽花》一诗中“环池又栽数品花,蜀葵玫瑰与石竹”之句即为池边用玫瑰配植的写照。清代“晓雨散春林,浓香浸红玉”描述了拙政园园墙东头栽植玫瑰之香。此外,清代金堡《载菴小记》中还有兼具经济与观赏价值的“玫瑰圃”之例。
南宋朱弁《栽花》一诗中“环池又栽数品花,蜀葵玫瑰与石竹”之句即为池边用玫瑰配植的写照。清代“晓雨散春林,浓香浸红玉”描述了拙政园园墙东头栽植玫瑰之香。此外,清代金堡《载菴小记》中还有兼具经济与观赏价值的“玫瑰圃”之例。
古人将玫瑰花簪戴在头上,“压在髻下,暗受其香”;或将玫瑰花与其他材料混合做成香丸、香囊佩戴于身旁;还将其和土,制成“如意、数珠、扇坠、帽架”等香器装饰在屋内;甚至是将其缝入囊被中,盖在身上。玫瑰花还可制作玫瑰花茶、玫瑰香汤、玫瑰花露、玫瑰花酱、玫瑰花饼。
蒸馏出的玫瑰花露可谓“奇香异艳,非复恒有”。而玫瑰花还可益血、补气,其妙难以尽述。正如清代李渔所说:“花之有利于人,而我无一不为所奉者,玫瑰是也……可囊可食,可嗅可观,可插可戴,是能忠臣其身而又能媚子其术者也。
蒸馏出的玫瑰花露可谓“奇香异艳,非复恒有”。而玫瑰花还可益血、补气,其妙难以尽述。正如清代李渔所说:“花之有利于人,而我无一不为所奉者,玫瑰是也……可囊可食,可嗅可观,可插可戴,是能忠臣其身而又能媚子其术者也。
3结语
中国“玫瑰”的含义在其演化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广泛性和包容性。古代玫瑰从早期的“美玉”延伸到蔷薇属植物玫瑰、刺玫等,具备了美丽、香怡、祥瑞、留恋、离舍等多元的含义和寓意。而当今的玫瑰文化,不管是指代月季、玫瑰抑或是蔷薇,也涵盖了爱情、友情、和平、美好等众多含义,为世人所普遍接受,并潜移默化地推动了整个花卉产业链的发展。中国是世界蔷薇属植物的分布中心,月季、玫瑰等原产植物资源的输出为世界月季育种创造了划时代的奇迹[2][8]371-426,但其同样具有独特东方魅力的中国花文化输出却略显不足。
对照古今中外花文化的发展,中国古老的玫瑰文化足以融入现代月季、玫瑰的文化概念中,并作为一种特色标志或符号来引导我国花文化的传承创新,如美玉之吉祥寓意可作富贵之花,又如“徘徊”可引申为爱慕之花、“离娘”可引申为亲情之花等,与世界不谋而合却又具有原创性、包容性,对促进我国花卉产业发展增添文化之自信[14]。
对照古今中外花文化的发展,中国古老的玫瑰文化足以融入现代月季、玫瑰的文化概念中,并作为一种特色标志或符号来引导我国花文化的传承创新,如美玉之吉祥寓意可作富贵之花,又如“徘徊”可引申为爱慕之花、“离娘”可引申为亲情之花等,与世界不谋而合却又具有原创性、包容性,对促进我国花卉产业发展增添文化之自信[14]。
关于中国古代玫瑰历史文化记忆的传承,除了对玫瑰进行词源含义考证外,还有必要对古代园林、绘画、民俗、器具中蕴含的玫瑰文化进行更为详尽的考证研究,从而形成丰富的多元文化关系网,为充分弘扬我国花文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绘制或拍摄。文中古籍文献均来源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基本古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