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草堂”的乌柏红了,“堂主”印文斌在朋友圈里晒了出来,很多人跑去常州夏溪花木市场打卡这株红乌柏,又晒一波朋友圈,搞得大家的朋友圈都红红的,像着了火。
原来乌柏也能这么红。
1.是什么那么红
在植物界,有很多原生植物材料,尚未形成应用共识;又有很多新型园艺品种,还没浮出水面。当想到霜叶红于二月花时,很多人想到的是:枫树吧。
包括北京香山,小时候课本上写的也只是“香山红叶红满天”,没说到底是什么红叶。印文斌以前做室内装修,造园是后来转型后的业务,更重要的转折点是来到夏溪之后,因为这里让他更多地了解了植物。
虽然前后都是与空间打交道,但造园更多在与生命打交道,所以必须了解更多的生命,以及生命之间的关系。
但更多人并不那么了解。一位做植物团购的浙江从业者说:他们做社区团购,最火的还是蝴蝶兰、牡丹、富贵竹等常见的花卉绿植品类一一很多都是位于花友界鄙视链底端的品种。
去一个从不穿鞋的地方卖鞋,有风险也有机遇。看你怎么去营销包装这个事情,特别是下沉市场。
针对眼下国内普罗大众对于植物的认识,要营销包装的不是一个“品种”那么简单,而是一个意识形态,从皮入骨的那种,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
很人认为:这届消费者不行。却没认真思考,这或许是可以去做的一部分。
2.意识形态
欧洲和日本有着很赞的乡村文化,屋舍俨然,家家户户的花园跟选美一样。普通老百姓的园艺文化素养之高,让很多国内专业人士都汗颜,老匠人们更是技艺精湛。
仔细观察宫崎骏的动画能够发现,每一朵花和叶片都是高度还原,有一些从颜色和叶型上,已经深入到了园艺品种。因为这样,那些动画的画面才能让人真的感觉回到小时候、回到家乡的田园。
由此可见他们植物平民化教育的功力有多深入,也能看出,意识形态的培养,虽然最难,但也收效最持久。
5年前,夏溪花木市场往东扩建了650亩建设“批零中心”,打开家庭园艺板块,投资三个多亿。
今年10月份,市场举办了“中国(夏溪)园艺嘉年华”,设置了花艺展、地景展,园艺村也同期举行了“花园日”活动,看起来很秀很炫。
嘉年华期间,记者问了市场总经理姚辉一句话:这么多年过去,感觉如何?
姚辉说:累,但要坚持。
3.不然呢?
德州扑克延伸了一个词,叫做“allin",简单理解为全部投入。夏溪花木市场虽然没有“allin"家庭园艺市场,但整个引导的状态也差不多了。一些苗木人间:“嘉年华是以前的夏溪花木节吗?”
是,也不是。姚辉感激很多人记得“夏溪花木节”,说明大家有印记,但他希望能有新的印记,这也是意识形态培养的一部分。
这些年,市场的家庭园艺板块一直是重资产型投入,市场的说法叫“培育”。
市政绿化、集团购买的植物消费将会不断萎缩,平民化消费将是主流。所以作为花木市场,一定要进入家庭园艺市场,不然呢?
对于夏溪花木市场而言,培养的不仅是整个“公司”的家庭园艺板块,而是地区产业的意识形态。
而意识形态的培养,有产业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只有优化内部的供应链组成,才能慢慢渲染外部的边界部分。
现在有个怪象:很多人都关注边界,却无视核心。边界能看到路有多长,核心能注定能走多远。
4.关系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大棚房整治,花卉市场所受波及很大。不少地区市场被夷为平地,大批花商流离失所,没地方可去。
虽然很多人都在抱怨政策执行问题,但其实长远来看,这个变化也起到了“猛药治沉病”的作用,给花卉市场的传统运营模式画了个问号。
花卉市场与市民连接最紧密,这里所承接的,或许不再只有买卖那么简单,“场景”已经发生变化,需要与市民发生更多关系。
回到之前所说:如果植物文化成为居民意识形态的一部分,那么花木市场就会有更多的功能;反过来说,如果做不到这些的花木市场,或许就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花卉市场与“你”有什么关系?这就是像夏溪这样的花卉市场,现在在培育的那个种子,这个种子会逐渐影响到人文素养。
5.种子
嘉年华期间,市场园艺村的“拾芳园”免费对外开放。园子精致俊美,游客你推我挤,铺地苔鲜一片狼藉。
园主张星华和妻子分站园中,几天来喊了上千遍“不要踩苔鲜”,可熊孩子乱跳乱跑,大爷大妈不管不顾。有人扛了米袋进来院子歇脚,顺便在园子里扔了一地花生皮。
张星华以前旅居日本多年做外贸生意,身上带着一抹“敬畏自然”的倔性。从“拾芳园”的精致能看出一点:造园,不仅是家庭园艺的表现形式,更是园主内心对自然“敬畏”感的体现和表达。
种子是什么?从市场经济角度理解,这是一个产业继续向前的底层逻辑;从文化角度而言,这是那些隐藏很深但又能随处彰显并影响的意识形态。
这或许就是包括夏溪花木市场负责人们、印文斌、张星华及其妻子等人,明知家庭园艺是坑,还往里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