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历史悠久,早在五代昊越国时,这里就创建了“赞峰禅词”,北宋治平二年赐名“灵峰寺”,当时寺内设有眠云堂,洗钵池,妙高台等亭台楼阁,有僧人居住。清代道光有一位官员叫固庆,在游览西湖时,看到灵峰环境幽雅,特拨银子住僧修饰寺院,并在山园环植梅树,数年后便成了一片梅林,从此,灵峰开始有了梅花。清代咸丰年间,灵峰的梅花与寺院遭毁,直至晚清时,有位文人看到灵峰荒烟崖草,古寺久湮,深感惋惜,再次植梅三百株,并建小屋三问,悬匾“补梅庵”,石刻一幅“灵峰补梅园”(其碑文存十灵峰铁骨冰肤冷香室),解放前夕,灵峰再度湮没。
1986年,杭州市政府,市园文局为恢复灵峰景区投资250万元,历经二年的建设。重建后的灵峰探梅景区占地150余亩,汇聚梅花品种90余个,种植5千余株干姿百态,花色各异的梅花,有报春独早的宫粉梅;粤红瓣白的果梅;胭脂点珠的朱砂梅;犹如游龙的龙游梅;枝垂若柳的垂枝梅,蓄若凝玉的绿尊梅;还有花大色艳的迎春梅,以及古朴别致的百年梅桩。“红花绿枣同迎春,老梅新枝齐送香”,呈现一派梅的风骚,漫山遍岭,如云似海,好不壮观。
灵峰的园林建筑颇有风格,洁净朴拙,富有野趣。建筑以梅,月为主题,筑有观月赏梅的瑶台;观梅品茗于一体的笼月楼;陈列文物的冷香室;搜集梅花品种的云香亭;以及掬月亭,洗钵池,百亩罗浮山等。同时,结合山吞幽谷,山泉清溪等自然景观,在梅林中,配上挺拔的青松、茂盛的竹林,“岁寒三友”相聚一堂。灵峰梅园的设计,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不仅利用原有古迹,栽梅造园,而且恢复了西湖一大名胜,突出了古朴风雅的意境。
整个梅园以植物造景为主,衬以民居式建筑,单顾四季景色,小径蜿蜒,梅枝横逸,一派江南山野风光,许多丢家还特别欣赏大块刁、块穿插于梅林花丛中的草坪,以为梅花与草坪的有机结合既增添了层次之美。又能使游人进入梅林深处。坐赏梅的风韵,情趣盎然,别具一格,雅称“草坪观梅”准怪中国海花蜡梅分会授于灵峰探梅优秀园林设计奖。
整个梅园以植物造景为主,衬以民居式建筑,单顾四季景色,小径蜿蜒,梅枝横逸,一派江南山野风光,许多丢家还特别欣赏大块刁、块穿插于梅林花丛中的草坪,以为梅花与草坪的有机结合既增添了层次之美。又能使游人进入梅林深处。坐赏梅的风韵,情趣盎然,别具一格,雅称“草坪观梅”准怪中国海花蜡梅分会授于灵峰探梅优秀园林设计奖。
枝横碧玉天然瘦,蕾破黄金分外香”的蜡梅,虽与梅花不同科属,但因其与悔树前后开花,而且香又丰。峰蜡梅,梅花相伴,形成有特色的探年,在灵峰探梅西侧利用原有自然地形,加“二梅”,引以松林为背景的良好环境,新辟一座占地20余庙的蜡梅园,引进蜡梅品种十余个,种值1干余丛蜡梅,单配杜鹃、火棘、南天竺、红花桂木等色泽秀丽的灌木丛,布置水塘和溪流,丰富了赏蜡梅的山野情趣。另外,灵峰掬月亭对面的六棵七百年的蜡梅老桩,苍劲典雅,高大挺直,那娇小玲珑的金黄色花朵缀满枝头,成为梅园独秀。
灵峰做尽了“梅”的文章,荟集了带有“梅”字的花木,如夏蜡梅、亮叶蜡梅、偷叶梅、金丝梅、杨梅等,从寒冬腊月的蜡梅吐芳,到春寒乍暖的梅花;从艳阳立夏的夏蜡梅开花,到秋高气爽的亮叶蜡梅盛开。四季有“梅花”,季季有景色。另外,“梅”字食品也让人垂诞欲滴,有青梅酒、话梅、广东梅、陈皮梅、水晶梅、白糖杨梅等令人清心悦目,风味无穷。
据了解,灵峰探梅景区自88年建成开放以来,在短短的6年中,已接待国内外游客200余万人次,其中91年举办的全国第二届梅花蜡梅展览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灵峰探梅深得人们青睐,已成为江南赏梅胜地和早春西湖旅游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