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成都市银柳花木种植大户曾惠琼

   2020-08-10 16
核心提示:记成都市银柳花木种植大户曾惠琼近期从成都市温江区农业农村局传来消息,温江区银柳种植大户曾惠琼种植的 600 亩银柳,计划用 6
记成都市银柳花木种植大户曾惠琼
 
近期从成都市温江区农业农村局传来消息,温江区银柳种植大户曾惠琼种植的 600 亩银柳,计划用 6 个恒温柜,通过“蓉欧快铁”陆续直达欧洲。这是温江区银柳单一品种出口较大的一笔,总价值 20 多万美元。种植与出口,曾惠琼是如何实现的?近日,记者走进温江区寿安镇吴家场社区银柳加工基地,实地采访了曾惠琼。
 
踏上北上列车
 
寿安镇吴家场社区银柳加工现场在一个大院落内,有不少村民忙着剥落花苞上的皮层,露出银白色的球形团。院内到处堆放着银柳半成品和成品,村民们忙着装卸、打包,有序且气氛热烈。在现场,记者看见一名中年妇女正在认真、细致、耐心地与剥银柳花苞皮层的村民交流,指导村民怎样才能剥得更快更好。有村民介绍,这便是银柳种植户曾惠琼。
 
曾惠琼告诉记者,20 多年前,自己是一个常年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女,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银柳,走进了花木市场,此后她的生活便与银柳融为了一体。
 
提起过去,曾惠琼感慨颇深。20 世纪 90 年代初,曾惠琼出嫁到温江区寿安镇天星村。当时曾惠琼在温江区和盛镇李义村的娘家哥哥跟一家公司签订了种植银柳的合同,第一年如期按合同完成销售。银柳是多年生植物,第二年银柳产品便因各种原因滞销。有次回娘家,见到堆积如山难以出手的银柳,曾惠琼也开始为哥哥发愁。眉头紧锁的哥哥,试着与妹妹分析市场,最终一致认为,银柳的最大市场是北京。
 
看到那么多漂亮的银柳卖不出去,一方面想为哥哥解忧,另一方面也想为自己找点事做,最终决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丈夫的支持和哥哥的鼓励下,曾惠琼毅然踏上了北上的列车。“那时在家闲来无事,每天围着灶台转,心里确实也想做些事。”曾惠琼说。

记成都市银柳花木种植大户曾惠琼
 
闯荡北京花卉市场
 
为何要到北京推销银柳?曾惠琼说,当时自己的想法比较简单:北京是全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花卉市场应该也很多,自己完全是凭着一股热情和梦想,来到陌生的大都市、陌生的花卉市场闯荡。
 
“之前只是听说有这个市场,但没想到那么大,当时都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方向。”刚到北京花市的曾惠琼,完全是两眼一抹黑,资源、人脉一样都不具备,从温江托运到市场的银柳,只能像卖花姑娘一样沿市兜售,每天早晨 3 点起床,叫卖到下午 5 点,才回到出租屋休息。
 
因为没有销售店面,曾惠琼沿市叫卖的脚步便不能停下,一旦停下便有人以影响生意为由让她离开。“沿市叫卖,主要是寻找买主。”曾惠琼说。沿市叫卖,曾惠琼坚持了一年。市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见她如此执着、坚毅,再加上市场经营能力强,一年后为她争取到一个小铺面,这也意味着曾惠琼在市场终于有了立足之地。曾惠琼回忆说,北京花市花商多、市场大、门道广,她的铺面信誉度很快提高,每次托运到北京的产品两三天内就销售一空。
 
经过曾惠琼的努力,当年积压的银柳销售一空。产品打开市场后,新的问题又摆在兄妹俩的面前:与其他花木不同,银柳的生产周期需要一年,且以枝条为产品,并非以株为单位,每年入冬后剪枝,春节前只有两个月的销售季,上半年基本没有产品销售。

记成都市银柳花木种植大户曾惠琼
 
 
为维持门面正常运转,曾惠琼开始从广东、上海采购鲜切花,坚持在市场销售。“时间一长,接触到不少同行,其中有不少人成了一生的朋友。”曾惠琼说。也是从那时起,从南到北的市场行情曾惠琼讲得头头是道,真正从外行变成了内行,既赢得了市场又结交了不少人脉。
 
3 年的市场搏击,仍未剪断曾惠琼的银柳情结。哥哥每年的银柳产量仅能销售两月,余下的时间便是销售来自其他地方的花卉产品。为银柳而来,如今大部分时间却以别的产品为主打,曾惠琼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于是她回到温江,专门从事银柳种植。已不再担心市场销售问题的曾惠琼,开始将重点落在产品品质和数量上。如何才能种植出优质产品,曾惠琼花费了不少心思,跑农科院请教授指导,与种植户交流,在加工上琢磨好办法,在工序上改进工艺,这一干就是 20 多年,银柳种植基地也从当初的十几亩,发展到如今的 600 亩。
 
 
更多>同类花卉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