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换鹅》这一根艺作品,是我2000年11月在成都市花卉市场上偶然购得的一块牛筋根材创作而成的。
牛筋这种材料,产于成都市龙泉山、金堂县一带,属灌木科植物,与黄荆、马桑相似,近似红木,且不易成材,一般均被农民当作柴火之用。它外白里红,又屡遭砍伐,因此桩头拙壮,根系发达,死活相连,红白相间:在生长过程中,又常遭虫蚁食蛀,风雨浸蚀,其枯死的部分常被炭化剥蚀成一些奇形怪状的孔洞、沟槽、纹理,是创作根艺作品上好的材料。
当我购到手时,因它形状奇特而喜不自禁。上下左右观看,反复审视,总觉它既像这,又像那,几经琢磨终难下手。于是我想与其让它草草定型未尽其用而永留遗憾,倒不如把它暂搁一边,待日后再定。
当我把其它作品完成以后,再次把它拿出来除外皮,剥除腐朽,粗现其本质后审视,果然就有了新的发现。在它繁杂的根须空洞之间,竟隐藏着一个略显龙钟状态的古装老人的形象。根的价值就在于发现,一经审视有所发现就抓住了“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前提。
围绕着这个占装老人的形象、动作、内涵来进行认真的推敲,留心的取舍,细致的扫一磨等细微的加工制作后,这不正是身着古装、头戴扁形方一帽、脚穿朝靴、右手上扬、左手提鹅、躬身疾行的“王羲之写得黄庭换白鹅”么?
因此我给其命名为《黄庭换鹅》。王羲之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素有“书圣”之称,而且爱鹅养鹅又是他的一大癖好,据说在他故宅旁边至今还有“鹅池”为证。王羲之一生清廉而不好名利,曾有人高价求其墨宝,他从不为五斗米折腰,然有寺庙僧人请他写黄庭经而赠之以白鹅时,他却欣然应允并一挥而就,写毕笼鹅而去。以《黄庭换鹅》命名,可收到不直点其名,而名实存焉之效。
其实《黄庭换鹅》这个命名,也不是开始创作时就定了的,正如前面所说,只是围绕着一个古装老人的形象在创作。从正面看它有点像姜子牙背榜下山,但又与他左手提鹅的陪衬不太恰当,如把提鹅部分去了又显得过于单调,且失去了它漏透瘦秀的天趣:我把它翻过来看背面,就正好与王羲之写黄庭换白鹅的故事情节相吻合。
因此命名为《黄庭换鹅》是再恰当不过了。它既有神奇的外部形象,又有深遂的文化内涵,而月.新颖、含蓄,妙趣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