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摧残越璀璨的多肉
那年的春天,跟风在网上购入了数棵多肉植物,开始了“养肉生涯”。我还很童真地取了各种名字,可惜它们都没有活过那年的夏天。这次的种植失败,我总结了教训。次年秋天,我遵照多肉“耐旱、耐热、好活”的六字原则,又购入了一批所谓的多肉普货。商家说不仅价格便宜,也十分容易养活分枝。于是,开始每天数着日子浇水,掐着时间晾晒,养花竟也让我生出了一种养孩子的情愫:一片新长的叶子,又或是被阳光晒出了红色边缘,都让我欣喜不已。
可惜,就算是这样的精心看顾,还是陆续有几株多肉或是因高温闷死,或是因细菌感染病死,活下来的也没有如我所愿出现各种艳丽色彩。这让我一度深感失落,养殖兴趣也逐渐消失,那些曾经让我牵挂不已的多肉植物,渐渐被我遗忘到了某个角落。
某日看到朋友分享的一张多肉照片,植物状态超极好,用“珠圆玉润”和“绚丽斑斓”来形容都不为过,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多肉”。赶紧向这位种花高手讨教一二,结果只得到“没有特别管啊,就放在窗台外面,他们自己就随便长啦”这样的回复。对于我的质疑,朋友只是笑笑说:“多肉本就原生于干旱地区,扎根砂砾之中,现在室内养殖,生长环境改善太多,温室里的花朵总是不能茁壮的。”多肉,就是有一种越受环境摧残反而越会璀璨生长的特性。
一段玩笑话让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那些养肉的日子里,天冷了怕她们冻着,天热了又怕她们闷到,按刻度浇水,挑角度晒太阳,养出来的可不就是“温室多肉”,不能经受环境变化和病虫害,自然也长不成我期望的叶片饱满、色泽艳丽的模样。
养肉如做人,经历了油价寒冬,公司走入开放的市场环境,在与民营、外资以及其他国企的竞争中举步维艰。为了走出困境,工技人在不断创新技术、开拓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中砥砺前行。作为大企业中的小分子,我也经历了单位调整与岗位转换,从机关部门下到新成立的产业中心,接触陌生的产业技术,从事不甚熟悉的工作岗位,成了一棵投入大自然的“温室多肉”。如何平稳度过转换期,在竞争环境中求得成长与发展壮大,成为我的主要思考方向与努力目标。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体验,我深切地的感悟到,要想在严苛的环境中生存,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要潜心钻研专业知识,锻造技术能力,转变思维模式,勇于担当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做出突出业绩,脱掉“温室多肉”的外壳,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