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的身材、肉嘟嘟的感官,就是这种卖萌的造型让多肉植物在年轻人中持续受到追捧,并衍生出“多肉玩家”、“多肉粉”、“多肉QQ群”等一些群体,山东文登市的小伙王义波就是这一群体中的达人。走进他的“多肉植物大棚”,可以看到披着白色绒毛、尖端有红褐色突起、形状极像刚出生的小熊掌的熊童子,叶片晶莹剔透的玉露,绿色玫瑰花球似的山地玫瑰等各种“多肉”琳琅满目,品种多达1000多种。
在逐渐成熟的养殖过程中,王义波从中发现了商机,把爱好干脆变成一门生意,在网上经营起“多肉”。爱上“多肉”2009年,在日本定居的姐姐带了一盆“多肉植物”送给王义波,刚见到“多肉”的王义波一下子就被它那“呆萌呆萌”的造型吸引住了。拿回家把它规规矩矩地摆在阳台上,每次下班总要去阳台观赏下,一看多肉那“可爱、萌宠”的样子,总能让王义波把一天的辛苦抛到九霄云外。随着多肉的长大,原来的花盆已经容纳不下。


为了让这棵小植物更好地生长,王义波掰下几片叶子分栽在一个个的小盆里;有来家做客的朋友喜欢的,他也掰下来分给他们。工作忙碌的他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管理这些叶子,过了几天,他惊喜地发现这些小家伙生根、发芽了,惊喜若狂的他不禁感叹到“多肉”生命力之顽强。
后来,王义波只要一去花市场看到“多肉”就会买几盆回来。慢慢地痴迷上了多肉植物,从初级玩家一下子变成了“发烧友”,家里的阳台也被他种植的多肉植物霸占,变成了一个小型盆景园。在养“肉”过程中,王义波发现多肉植物市场在文登还是空缺,于是他决定辞去工作“下海”,投资了30多万元开始养“肉”,并采取网店模式销售,如今月赚2-3万元。专业养“肉”“由于多肉植物种植地在农村,位置偏僻,所以大部分的订单都是来自网上,虽然植物被照顾得很好,搭配出的盆栽也很好看,但摄影设备和技术总是略欠一筹,所以起初网店并没有为王义波吸引来太多的顾客。为了改进照片质量,王义波买来了单反相机,苦学摄影技术。
慢慢地他的淘宝店多起了各种小清新的“多肉照”,为他带来了不少订单,附近有些顾客还亲自开车到他的花棚采“肉”。然而,去年8月份,连续1个月的阴雨天气,让露天花园的“多肉”死了不少。看着一个个死去的“多肉”,王义波心里很是难受。他吸取教训,给“多肉”们搭起一个大棚,可以遮风挡雨,再也不用因为雨季而担心这些小家伙。王义波说:“其实我们烟威地区是很适合养‘多肉’的,这里昼夜温差大,养出来的‘多肉’,能很自然地形成好看的颜色,南方虽然温度恒温长得快,但是没有昼夜的温差,长得就不如这边好看。”


王义波拿起一盆高约40厘米左右的“魔法师”说:“你看这盆‘魔法师’长得多高贵、典雅,曾经有一个人出1000元要买它,我没有卖。因为‘多肉’的生长期是相当长的,像这盆可是需要四五年的时间才能长到这样,一个秸秆就是一年,主要是工夫和造型贵啊!”“我现在主要是感觉‘供不应求’,母本不能卖,幼本长得又很慢,网上销售很多时候客人看上的,我还不能卖,很影响销售额和信誉。”王义波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王义波查阅了很多“养肉”书籍,并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闲暇时间就和“肉友”讨论,终于找到了多肉生长瓶颈的“突破口”。
原来王义波一直用的是家乡的土壤栽种,这种土壤里面含有的主要成分是珍珠岩,透气性差,并且含有的水分、养分少,不适合“多肉”生长,所以长得很慢。为了配出适合“多肉”生长的土壤,王义波还从丹麦进口土壤,把含有珍珠岩、桎石、泥炭的土壤配在一起,营造出松软、透气、保水的土质。虽然进口土壤成本高了,但是王义波感觉这样还是值得的。
别样梦想订单多了以后,花棚里的多肉量已经跟不上订单量了,登门求“肉”的人也是络绎不绝,让王义波看到了“多肉”市场的潜力,于是下定决心投资200万建造他的“多肉自动养殖大棚”。“温度、光照、土壤是‘多肉’成长的关键因素。现在正在筹建的“多肉”大棚,里面安装上自动喷水器、自动控温器等一系列自动设备来控制这三大要素,帮助‘多肉’更好地生长。”王义波说。随着人们对时尚的追求,作为“文艺范”、“小清新”代表的多肉植物不仅霸占了白领的心,也被广泛地应用在节日、婚礼等一些特殊的日子,给人们带去些许快乐的气氛。
王义波说:“其实多肉在日本、韩国、荷兰等国家已经流行一二百年了,在中国也就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在国外,多肉咖啡厅、多肉圣诞树、多肉墙、多肉组合礼盒、多肉手捧鲜花等一系列的‘多肉主题’充斥着人们小资情调的生活。下一步,我想带领多肉植物抢占婚庆市场,用多肉植物布置婚礼现场,或将多肉盆栽设计成婚礼伴手礼送出去。以前婚礼上的鲜花几天就干死了,而多肉植物还可以放在盆里继续生长,把‘喜气’带到亲朋好友家中,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多肉植物。”
链接:多肉植物亦称多浆植物、肉质植物,在园艺上有时称多肉花卉,但以多肉植物这个名称最为常用,是指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如茎、叶或根(少数种类兼有两部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
它们大部分生长在干旱地区,每年有很长的时间根部吸收不到水分,仅靠体内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万余种,它们都属于高等植物(绝大多数是被子植物)。在植物分类上隶属几十个科,个别专家认为有67个科中含有多肉植物,但大多数专家认为只有50余科。